《英国文学史及选读》教学大纲
History and Selective Readings of British Literature
课程编码:08A11560 学分:3.0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计划学时:48 其中讲课:48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英语
推荐教材: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参考书目:
1、德拉布尔,《牛津英国文学词典》(第6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
2、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汇编》(第7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2004。
3、王佐良、李赋宁、周珏良、刘承沛,《英国文学名篇选注》,商务印书馆,1993。
4、杨岂深、孙铢,《英国文学选读》(I, II, III),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5、陈佳,A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I. II. III. IV),商务印书馆,2004。
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7、黄源深、朱钟毅主编English7,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是概述英国文学的整体发展过程及其基本特征、为学生提供英国文学发生发展整体概貌的课程,讲授时做到以文学理论为指导,以充实的史料为基础,介绍英国文学史中的重要流派、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的艺术特点与文学风格,梳理并挖掘各种文学现象背后的深刻思想基础与文化背景,全面展现与正确定位该文学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与美学品格。该课程承接英语精读、英语泛读、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并为英国文学选读课程的开设做好理论和历史脉络上的准备。
课程的基本要求
1.课程要求学生对英国文学的渊源和发展以及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及其作品有较为详尽的
了解并初步具备独立阅读和赏析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
2.课程要求学生进一步提高其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以及人文素养,培养和检验学生对英国文学
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学术基础。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
第一章:古英语与中古英语时期文学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对古英语与中古英语时期文学(包括英雄史诗、传奇文学与骑士诗歌、通俗民谣等)的产生背景、文学概貌、艺术特征、代表性作家、作品等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要求学生既可全面了解十至十五世纪英国文学的发展、演变与整体特征,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又能深入阅读、全面赏析该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贝奥武夫》的历史地位、主题思想和艺术特征,英雄双行体诗歌形式,传奇文学与骑士诗歌,通俗民谣的整体特征
[授 课 方 法]多媒体课堂教学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课程导论、古英语与中古英语时期的历史背景与文学概貌;盎格鲁-萨克逊时期的文学概况、基本特征和《贝奥武甫》
第二节 盎格鲁-诺曼时期的传奇文学与骑士诗歌
第三节 乔叟与《坎特伯雷故事集》
第四节 英格兰与苏格兰的通俗民谣
第二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全面了解文艺复兴运动和人文主义思潮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该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和基本主张,及其对同时代及后世英国文学乃至文化的影响;了解培根、斯宾塞、莎士比亚等该时期重要作家的文学生涯、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注释,读懂所选作品,了解其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培养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莎士比亚的代表戏剧作品《哈姆雷特》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授 课 方 法]多媒体课堂教学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历史背景;文化思潮;文学动向与文学概貌
第二节 伊丽莎白时代的诗歌与十六、十七世纪之交的散文:培根及其《论学习》
第三节 莎士比亚以前的戏剧
第四节 莎士比亚的戏剧和十四行诗
第三章 十七世纪文学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对17世纪文学的历史背景和整体特征,以及约翰·弥尔顿的诗歌、约翰·班扬的清教文学和约翰·邓恩和他的玄学派诗歌的思想和艺术特征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要求学生既可全面了解十七世纪英国文学的发展、演变与整体特征,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又能深入阅读、全面赏析该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失乐园》赏析,玄学派诗歌的基本概念与艺术特征
[授 课 方 法]多媒体课堂教学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历史社会背景;哲学文化思潮;文学动向
第二节 约翰·弥尔顿与《失乐园》
第三节 约翰·班扬与《天路历程》
第四节 多恩与玄学派诗歌
第四章 十八世纪文学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全面了解18世纪英国古典主义文学、小说、感伤主义文学以及前浪漫主义诗歌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该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和基本主张,重要作家、代表作品及其对同时代及后世英国文学乃至文化的影响。要求学生既可全面了解十八世纪英国文学的发展、演变与整体特征,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又能深入阅读、全面赏析该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与格雷《墓园挽歌》赏析
[授 课 方 法]多媒体课堂教学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历史社会背景;哲学与社会思潮;文学动向;古典主义文学:斯威夫特的散文、小说《格列佛游记》与亚历山大.蒲伯的诗歌
第二节 小说的兴起:迪福《鲁滨逊漂流记》赏析
第三节 感伤主义文学:格雷《墓园挽歌》赏析
第四节 前浪漫主义诗歌:布雷克、伯恩斯诗歌赏析
第五章 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建议学时 6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背景、艺术特征,对华兹华斯、拜伦、雪莱、济慈等浪漫主义诗人的生平、文学贡献和历史地位、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求学生既可全面了解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演变与整体特征,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又能深入阅读、全面赏析该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咏水仙》、“哀希腊”、《西风颂》、《夜莺颂》赏析
[授 课 方 法]多媒体课堂教学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历史社会背景;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衰与特征
第二节 “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咏水仙》赏析
第三节 拜伦《唐璜》片段“哀希腊”赏析
第四节 雪莱《西风颂》赏析
第五节 济慈《夜莺颂》赏析
第六章 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 建议学时 10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对维多利亚历史时期的批判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文学以及十九世纪后期文学的发生、发展和艺术特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简·奥斯丁、狄更斯、勃朗特姐妹、丁尼生等代表性作家的生平、文学贡献和历史地位、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求学生既可全面了解维多莉亚时期英国文学的发展、演变与整体特征,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又能深入阅读、全面赏析该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狄更斯小说艺术,《呼啸山庄》的结构特色
[授 课 方 法]多媒体课堂教学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历史社会背景,批判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文学、十九世纪后期的小说、戏剧与诗歌概况
第二节 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选读
第三节 狄更斯《雾都孤儿》选读
第四节 夏洛特.勃朗特《简爱》赏析
第五节 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赏析;丁尼生诗歌赏析
第七章 二十世纪初期的小说、诗歌与戏剧 建议学时 8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对二十世纪初期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生、发展和艺术特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哈代、肖伯纳、王尔德、叶芝、劳伦斯、伍尔芙、乔伊斯等代表性作家的生平、文学贡献和历史地位、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求学生既可全面了解二十世纪初期英国文学的发展、演变与整体特征,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又能深入阅读、全面赏析该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授 课 方 法]多媒体课堂教学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叶芝的意象派诗歌,意识流小说《黛洛维夫人》赏析
第一节 历史社会背景;哲学文化思潮;文学动向
第二节 现实主义的延续:哈代及《苔丝》赏析,肖伯纳与“社会问题剧”
第三节 现代主义的崛起:王尔德与唯美主义,叶芝的意象派诗歌
第四节 现代主义的高峰之一:劳伦斯及其《儿子与情人》
第五节 现代主义的高峰之二:伍尔芙、乔伊斯与意识流小说《黛洛维夫人》赏析
撰稿人:张海霞 审核人:宋庆伟